栏目列表
Column List
工信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工信动态
我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时间:2024-09-26  来源:淮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淮安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市工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聚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实干实效,矢志跨越赶超,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谋方向、攻项目,积蓄发展强劲动能。项目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第一抓手,全会把“坚定不移深化产业项目攻坚”作为重点工作之首。我市将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谋深谋透产业发展方向,奋力推进项目攻坚再上新台阶。狠抓产业布局研究。结合“十五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指导县区进一步锚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协同做好盐河产业带、西南化工片区等区域性产业规划研究。围绕产业发展方向,细化编制产业招商图谱、人才图谱,充分发挥产业基金、专项引导资金等政策工具作用,指导各地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狠抓项目服务保障。持续做精做细项目分析研判,推动新供地项目签订《产业投资监管协议》,强化项目源头管控。围绕项目建设“1533”工程,深化项目“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链式推进、闭环服务,不断提高各环节项目转化率,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狠抓新增长点培育。将产出效益作为项目攻坚最终导向,更大力度推进新增长点企业培育,精准制定月度目标,从紧从快抢序时、从实从细抓推进,巩固提升全市工业经济良好发展势头。促进天合光能、捷泰、天鹏锂能、南高齿等重点新增长点企业持续释放产能,全力推动巨石、阿特斯、华晨光电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新的增量。

优结构、育集群,夯实发展关键支撑。只有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迈向高端,才能全力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我市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贡献度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型提质传统产业。聚焦装备、纺织、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一体推进淘汰落后、绿色转型、产品提质等六大行动,协同做好低质低效用地清理、节能降耗管控等重点工作,细化梳理焕新升级重点企业、项目和园区,清单化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推动年底前全市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以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7+3”先进制造业集群、“35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优化新兴产业区域布局和协调联动,全力推动“新三样”、“三根丝”等产业加快强核补链、集聚提升,智能装备、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持续招大引强、高端跃迁,确保年底前智能装备及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元。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突出因地制宜,加强未来产业研究,打造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环境,重点培育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探索布局低空经济、虚拟现实、生物育种等前沿产业,加速打造“5+X”未来产业体系。

育主体、强创新,筑牢发展核心矩阵。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我市将加强梯队培育、融通发展,持续增强企业主体支撑力。育强龙头企业“顶梁柱”。滚动实施百亿培育、千企技改等行动,抓紧抓牢在手的五十亿、百亿元培育企业,强化企业“直通车”、每月“家家到”及问题通报会办等服务,围绕龙头企业、重特大项目搭建平台,支持企业加强上下游拓展延伸、垂直整合、协同创新,全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育壮专精特新“生力军”。深入实施新一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开展“组织一系列申报、谋划一系列争取活动、开展一系列培训、组织一批巡诊、加强一个考核、组织一系列宣传”等“六个一”专项行动,引导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全面提升质量、品牌、知识产权、服务制造等核心竞争力。育发科技企业“金种子”。研究制定全市制造业“金种子”培育行动计划,协同发改、科技等部门、县区(园区)和行业机构,分行业分类别遴选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后备潜力企业,建立全市制造业“金种子”培育储备库,集聚资源、重点扶持、滚动管理。深入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点链面”结合的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力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取得新突破。

强政策、优环境,厚植发展肥田沃土。新质生产力是生产要素的系统集成,只有在发挥政策效应、营造良好环境上持续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对先进生产要素的吸附力、粘合力。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稳增长、促发展各项政策,持续推进“四最”营商环境建设,为新型工业化发展营造最佳的产业生态。深化政策支持。落细落实国家、省关于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贷款贴息等各项政策,主动加强沟通衔接,积极做好向上争取。研究制定市级制造业贷款贴息配套政策,及时修订工业强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强化企业服务。建立服务资源池,整合优化企业巡诊、金融服务、股权融资支持、企业家导师制等各类政策和服务,精准了解企业痛点难点和真实需求,搭建产业、金融、人才等供需对接平台,组织开展考察研学、专题讲座、主题沙龙和高端分享,持续帮助企业解难题、促生产、拓市场。优化产业生态。健全完善“产业专班+产业顾问+要素支撑”推进机制,更大力度建强推进产业发展专业力量。加快上线“淮企小秘书”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金融服务、同城配套、市场推广等综合服务。结合产业布局,高标准推进铸造、锻造、精加工、电镀、热处理等“五个中心”和模具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打造“1小时工业配套服务圈”。优化物流、金融、数据、检测等专业服务,不断提升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持续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