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工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依规履职,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淮安的殷切嘱托,立足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主责主业,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为保障,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依法统筹推进项目攻坚、规模培育、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绿色发展等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工业开票、工业投资、工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9.4%、11.0%、25.3%、21.3%,增速均保持全省第一,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7、7.0、14.3、15.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我市抓工业投资有力有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000亿台阶,达4304.8亿元、增幅9.7%。光伏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列,我市入选全省新能源、新一代信息通信、新型食品3个集群重点承载区域,金湖县、淮安区创成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严格程序,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党组议事规则》,制定年度党组议事目录,将重大、重要决策事项列入党组会议集体研究范围。对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按规定履行公众参与、评估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始终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统筹制定年度法治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创新建立依法行政负面清单,着力让法治贯穿部门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三)信息公开,实行行政权力透明运行。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 以需求为导向,围绕政务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要求,全面做好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依法保障企业和群众合理信息需求。加强政策文件的意见征集和配套解读,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2024年度主动公开信息30条。聚焦“7+3”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大项目持续开展“送法送政策进企业”法治服务,积极参与党政亲商会、惠企直播间、政风热线、12345热线等活动,深入宣传惠企政策,回应企业关切,协调解决问题,让行政权力高效转化为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四)规范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制定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动执法理念更新、执法方式优化,促进执法能力和执法保障水平有效提升,执法队伍管理切实加强。落实《淮安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制定并公布《淮安市工信局行政检查事项清单(2024版)》(39项),实行清单外无检查和行政检查审查备案制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建立全口径监管事项清单16项,纳入2024年度市级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计划2项、部门联合监管计划3项。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制定节能监察和食盐定点企业两个领域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依据风险等级高低调整检查频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精准度。全年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五)教育培训,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内法规列入中心组学习计划,每季度组织集体学习、研讨,增强法治综合素养。编印《淮安市工信局领导干部依法依规履职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选编》,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成员和各处室单位负责人集体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面向企业举办节能降碳、智改数转、产业集群、安全生产等领域的行业法规主题培训、政策解读活动30余次,在“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重要窗口期通过组织现场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集中开展宪法、民法典、无线电、节能、网络安全等方面法规宣传,推动行政机关依法管理,企业群众知法守法。在淮安日报、局网站和公众号上持续开展无线电管理“以案释法”。在“淮企小秘书”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及时推送政策法规文件,并提供企业法律体检服务。指导淮安供电公司、卷烟厂等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
二、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主要负责人担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推动领导班子和全局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编印依法依规履职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选编并组织集体研学,推动全面履行部门行政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为依法行政提供专业支撑。依法制定、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按规定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组织实施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三、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24年以来,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考研究还不够深入,工作谋划还不够精细。二是依法行政水平还需加强,工作人员法治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内部法治监督机制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补短板、强弱项。四是法治宣传教育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普法效果。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打算
2025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将工信部门各项活动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加强行政机关自身建设,推动依法行政。二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紧紧围绕“7+3”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布局,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依法依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励引导更多资源向先进制造业集中,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十四五”末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深入落实法治审查、行政检查备案等制度,完善项目招引、研判、审批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工信领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四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调动法律服务资源,加强法治宣传和行政指导,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帮助企业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淮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2月8日